从成立“复兴部队”到打破缅军第一次进剿
1950年1月,国民党第8军主力在云南元江被解放军歼灭,只有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1000多人逃入了缅甸,在小猛捧与278团副团长谭忠率领的500多人会合。
李国辉部与谭忠部会合后成立了“复兴部队”缅甸德昂民族解放军,李国辉任总指挥兼709团团长,谭忠任副总指挥兼278团团长,共有1600多人,司令部设在小猛捧。李国辉设法与台湾恢复了通讯联络,请求台湾给予空投接济,但台湾方面却回电称:自谋出路。残军只好在缅北自己开荒种地,收税经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残军扩充到了3000人,下辖709团、278团、1个特务大队、1个搜索大队和3个独立支队,这引起了缅甸景栋驻军的关注。
1950年5月,缅军要求残军在10天内撤出缅境,遭到残军的拒绝。缅军又要求残军派高级代表到景栋谈判华纳国际,却将残军派出的谈判代表扣留华纳公司客服,并派出数千兵力在飞机的配合下向残军的总部小猛捧发动进剿。残军于6月两次发动反击华纳公司客服,不仅收复了小猛捧,还攻占了大其力和景栋到大其力公路的两侧,迫使缅军停战谈判。
最后缅方答应只要残军撤出大其力和公路两侧,并保证不向西越过萨尔温江,就可以进驻勐撒。就这样,残军不仅获得了生存基地和发展机会,也引起了台湾和美国中情局的重视。
李国辉
从接受美国军援窜扰云南到第一次撤台
1950年6月,美国中情局在泰国曼谷成立了“海洋供应公司”,专门负责向残军提供军火和资金,并派遣顾问训练残军,使残军到1953年1月发展到18500多人。
1951年3月,台湾派原第13兵团司令李弥到达猛撒,成立了“云南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李弥任总指挥并兼任“云南省主席”,直属台湾国防部指挥。李弥把709团改编为193师,由李国辉任师长;278团改编为93师,由彭程任师长。并大肆搜罗由云南外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使部队迅速发展到6900多人。
李弥在勐撒修建机场,不断扩大地盘,扩充实力,占领了缅北的大片地区,控制了掸邦、佤邦、科康和景栋4省的鸦片和贸易。当地的土司头人纷纷投靠残军,不少残军官兵与当地民族妇女结婚成家。
李弥在美国中情局的支持下,于1951年对云南边境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骚扰,一度占领了沧源、镇康的部分地区。但在解放军的打击下,残军不得不退缩到缅甸的果敢和三岛地区。
1952年8月,残军渡过萨尔温江向缅甸中部地区进犯,并声称要与缅甸所有的反政府武装联合起来推翻缅甸政府。李弥更是直言:做“云南王”难,做“缅甸王”容易,此言一出缅甸德昂民族解放军华纳客服电话,舆论大哗。缅甸政府一面集中精锐部队对残军进行阻击缅甸德昂民族解放军,一面向联合国控诉国民党侵犯缅甸领土,联合国做出决议要求国民党残军撤回台湾或居住在指定的禁区内。
1953年11月,美国政府开始撤退在缅甸境内的国民党残军。这次撤出的部队除少数被编入台湾特种部队外,大部分居住在台东花莲。李弥也于1961年回到台湾,于1973年病死于台湾。
李弥
从柳元麟重返缅北重组残军到第二次撤台
李弥撤回台湾后,留在缅北的残军还有1万多人,大部分是云南籍,不愿去台湾。台湾也中断了补给,残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缅甸政府军趁机大举进攻,使残军损失惨重,兵力缩减到5千多人。
1954年,台湾又派曾任残军副总指挥的柳元麟返回缅北,搜罗剩余的残军,成立“东南自由人民反共联军”,后改名为“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下辖3、5、7军,盘踞在泰缅边境。1956年残军在缅甸景栋与缅军达成协议,双方停止使用武力,缅军准许残军留在现住地区,残军不干预缅甸内政,缅军也不阻拦残军的内部往来。
1957年,残军在湄公河西岸的江拉设立总部,并在孟百了修建机场,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台湾的军火物资。在台湾和美国中情局的授意下,柳元麟率领残军不断窜扰云南边境。并大肆搜罗当地的民族武装,到1960年,残军又发展到9400多人。
残军的扩大引起了缅甸政府的不安,于1961年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边界勘界战斗,占领了残军总部江拉和孟百了机场。在解放军和缅甸政府军的联合打击下,柳元麟率领残军总部渡过湄公河逃入老挝。缅军在江拉缴获大批美国军火,于是缅甸政府再次向联合国控诉,美国不得不再次空运撤退国民党残军。第二次撤台共撤出4500多人,柳元麟也同时撤回台湾。
柳元麟
从残军余部帮助泰军围剿泰共到定居泰北
1961年柳元麟撤回台湾后,留在泰缅边境的残军还有5千多人,分别由段希文、李文焕等人掌握,各霸一方。由于台湾断绝了补给,段李两股残军逐步下降到3500人左右。
1969年蒋经国亲赴泰国,与段希文和李文焕商谈补给和改编问题,条件是要兵不要官。段、李两部认为条件苛刻,因此拒绝了台湾的条件,拒绝改编。后来段希文与李文焕在泰国北部的美斯乐成立了“东南亚自由人民反共志愿军指挥部”, 段希文任指挥兼第5军军长,李文焕任副指挥兼第3军军长。
1970年,泰国军方因为在围剿泰共游击队时损失惨重,就与段希文协商,由3军、5军各抽调800人组成“剿共”部队,先后与泰共游击队作战8次。其中叭噹战斗由段希文亲自指挥,一举攻下叭噹。战后泰国政府给伤亡官兵发公民证,给参战官兵发居留证,并批准3、5军成立“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 段希文死后,第5军由副军长雷雨田接任军长和“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指挥。
1981年缅甸德昂民族解放军,泰军在泰北考牙山进剿泰共游击队时屡遭挫折。于是命令残军抽出500人由5军参谋长陈茂修指挥,参加考牙山战役。在此次战役中,残军占领了考牙山主峰,泰共游击队溃退。战斗结束后,参战部队全部被批准加入泰国国籍。至此,泰国军方进一步控制了残军的指挥权。
1975年中泰建交后,残军居住的“难民村”改名叫“自立村”。自立村的村长多由残军的老年军官担任,每个村都设立自卫队,兵力相当于2个排或1个连,队员多是本村残军的第2、第3代人。泰国陆军成立“327部队”,专门负责管理这些自立村,白天由陆军派人把守村口,检查出入证,晚上由自立村自卫队负责治安。
残军出国几十年,尽管生活极不安定,但中文学校始终开办。现在的残军后代多属于混血儿,但他们都会讲云南话,还保留着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有很多残军后代在泰国的其他城市定居,他们工作努力、学习刻苦,富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
段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