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对缅开放的重要意义和地位作用(一)中缅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中缅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1950日两国正式建交。中国一直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发展与缅甸的传统友好关系,双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中缅领导人有着互访的传统。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都曾访缅,缅甸吴奈温主席、吴山友总统和吴貌貌卡总理等也多次访华。进入新世纪后,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缅转型改革后,中缅两国友好关系总体保持稳步发展,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二)云南对缅开放具有区位优势作用。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有着2000多公里的陆路边界。1985年经公安部批准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可同意开放的边境通道多达91个。其中,沿中缅边界达61个口岸和通道。德宏州12个,怒江州6个,保山市5个,临沧市12个,普洱市14个,西双版纳州10个,这些通道和口岸为促进中缅两国经贸与民间友好交往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缅甸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一是中部通过中巴铁路和瓜达尔港口直接进入波斯湾和印度洋;二是北面通过上合组织中的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进入中亚、伊朗、中欧、俄罗;三是南面通过建设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港及未来争取在泰国开挖克拉地峡进入印度洋;四是通过缅甸的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和公路及铁路进入印度洋。
无论是从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还是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缅甸都具有不可取代的地緣政治价值。二、缅北问题及其历史渊源综述(一)“缅北”问题的由来。缅北问题是指盘踞于缅甸北部、东北部与中国接壤边境地区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与缅政府长期对抗所引发的系列问题。缅北问题始于缅甸独立前夕,由于英国殖民当局妄图分化缅甸进而继续控制缅少数民族地区,大肆鼓动掸、克钦、克伦等主要少数民族独立建国,以昂山将军为首的缅独立运动领导人通过与各民族代表签订秉持“民族平等、民族自治、民族自决”核心精神的《彬龙协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缅甸首部宪法,赋予少数民族高度自治与自决权,使得主要少数民族与缅族领导人就联合建国达成一致,从而避免国家陷入分裂危险。但在1948年建国后,缅历届政府却强行限制、削弱和收回少数民族自治自决权利并在文化、教育、宗教等多方面推行民族同化政策,导致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少数民族纷纷组建武装武力对抗政府,缅北“民地武”问题由此产生并愈演愈烈,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1、缅北问题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缺失的问题。1988年,军政府上台执政后迫于形势大幅调整民族政策,与各“民地武”达成和解并成立特区给予其保留武装与高度自治权利,缅北因而迎来长达20年的相对缓和。
2、缅北问题的形成及其发展。缅甸的民族问题目前主要是民族分离主义和武装割据。缅甸中北部的掸邦少数民族武装、泰缅边境的克伦人民解放阵线和金三角地区的大毒枭坤沙残部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暗中支持,对缅甸的政局造成影响。(1)英国殖民统治播下民族分离的种子。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的差异,缅甸各民族之间,特别是缅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在历史上就存在隔阂。1885年英国侵占缅甸后,对缅甸各民族采取“分而治之”、“以夷治夷”的政策,蓄意挑拨、制造民族矛盾。(2)1947年宪法埋下民族分离的隐患。面对缅甸日益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英国殖民主义者为继续驻足缅甸,提出只允许缅甸本部(缅族聚居区)独立,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立必须征得当地民族的赞同,企图以此继续控制少数民族地区。(3)奈温政府的“勘乱”政策进一步加剧民族矛盾。奈温认为,民族矛盾己使国家陷于分裂的危险,在民族问题上应采取政治、立法和军事强硬手段。奈温政府一方面取消少数民族自治邦的体制,一方面又强调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3、缅甸民族和解政策及其缅北问题走向。1988年上台的缅甸军政府汲取“战乱”政策的教训,对民族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1)采取不同形式与民族武装实现和解。A.与有实力的武装签署全面停火协议;B.对小股武装采取以武器换和平的方式,使其体面交出武器,政府给拨一定数额的资金云南南伞镇因缅甸果敢战事而爆满,扶持他们在本民族地区从事经济建设;C.对盘踞在掸邦民族地区的大毒枭坤沙则劝其投降。政府对其实行宽大政策,对以往的罪行既往不咎,划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允许其部下从事合法的经济活动。目前已有17支民族武装与政府达成和解,主要的反攻府武装仅剩盘踞在泰缅边境地区的克伦族武装。(2)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缅甸军政府与民族武装实现和解,基本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内战,为民族地区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和平的环境。(3)允许少数民族成立政党。现已有10多个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党。缅北的内战与冲突问题只有走向团结与和解才有出路,如果相继不断使用武力与对抗,缅甸国家的出路十分暗淡。(二)缅北问题的历史渊源1、明代移民形成,清朝自治地方,英国殖民吞并。果敢地区唐代属南诏,后为大理国永昌府孟缠甸,元灭大理,置云南省孟定路孟缠甸,明代则分别为镇康土州、孟定土府的一部分。明末清初,大批南明军民在永历皇帝和李定国、白文选等人率领下南迁至此,后来南明失败,许多汉人恐惧清廷,留居于此,因此形成了萨尔温江以东的汉族聚居区。
自东汉至清,这里虽名义羁属中国,曾有过各种名目的地方建制,但都系“土郡县”徒具头衔。约18世纪,汉族人杨献才成为该地世袭统治者,1840年其第四世杨国华被道光皇帝封为世袭果敢土县令。记住这是“县令”,也就是改土归流性质的直接任命,孟定土府虽是当地名义上的统治者,当地汉人的聚集自治、家族势力但仍属于郡县治理而非少数民族管辖。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趁中国虚弱向东北扩张华纳公司网址,1897年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果敢县被划归英属印度,属木邦土司管辖。而实际上,不论是号称中国属县或称为英属印度土司,这里始终是杨姓的独立王国。经过1894年中英伦敦条约、1897年续议缅甸条约两次订约华纳娱乐,1898、1899年勘界,中英划定了北段自尖高山向南至南定河、南段自南卡江至澜沧江的两段边界;中缅(英)南段边界大走向基本定型,缅北问题英国提出的“麦克马洪线南段”清政府未予承认。endprint2、抗战期间:形势逼迫放弃缅北,民国政府实际外交承认。1927年英国实现了对江心坡地区的实际有效管制,当时的民国政府很长时间都没有反应,直到1929年,才由云南交涉署向英国驻滇总领事提出过抗议照会,称“查江心坡一带仍属我国领土”。
但是,除了这次抗议之外直到民国政府败逃台湾云南南伞镇因缅甸果敢战事而爆满,再没有民国政府为江心坡问题与英缅交涉或发表正式公告的记录。唯一的抗议后的第二年,即1930年,中国出版的地图上也没有包括江心坡,而包括江心坡的官方地图,最早大概也要在1947年才出现,在这期间,民国政府几桩举动,为英缅对江心坡拥有权的合法性提供了实际背书。英军就于1934年进攻班洪、班老地区,造成既成事实。遭到了当地佤族土司的抵抗,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班洪事件”。3、49 年后国军越境延续内战,中缅厘定边界。1950 月,国民党政府已逃往台湾,蒋介石将留置云南的“国军”残部扩编成第8 兵团,由汤尧兼任兵团司 令。解放军 38 13军官兵在桂滇黔边纵队的配合下,将国民党军大部歼灭, 生俘汤尧以下官兵6000 余人。边界换文后,中国支持缅共实际控制缅北直到 89 年。二战后果敢脱离木邦直属缅甸;1959 年,缅甸吴努政权与果敢签署协 议和平改组果敢土司政府,废除杨振财的地位,将权力交由“果敢地区议会”, 杨氏被吸收入缅甸中央政府做官;1962 年,奈温军事政变上台,撕毁协议云南南伞镇因缅甸果敢战事而爆满,逮 捕杨氏成员,试图彻底同化果敢,杨氏子弟杨振声潜回掸邦,组织“果敢革命军” 反抗,缅甸政府“以果制果”,扶植果敢人罗星汉组织自卫队,1965 年打败杨振 声,成为果敢县长,当年,缅甸政府将汉族改称果敢族,在果敢强迫推行缅甸 语教育。
三、當前云南对缅开放的基本情况 (一)云南省对外开放情况综述。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中缅边界1997 里,中老边界710公里,中越边界1353 公里。早在公元前3 世纪,云南滇池地区就和越南的红河流域有来往,普洱地区就和缅甸等地有通商关系。公 世纪以后,普洱地区有到老挝、泰国和缅甸来往的关系。明清时期云南对东南亚半岛有进一步来往的发展。进入进入近代以来,云南与东南亚的贸易交 往更进一步发展。生丝是云南对缅甸出口的主要商品。据腾冲海关统计,1919 年出口生丝2325 公担华纳公司,出口额239 万美元;1936 年出口生丝4395 公担华纳公司,出 口额104.5 万美元。普洱茶是销往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等国的重要商品, 1910 年出口1502 公担,出口额2.8 万美元,1935 年出口7782 公担,出口额 6.9 万美元。在中越、中老、中缅贸易和三条边界线沿线边境贸易的推动下, 个边境地州市共26 个边境县市,与 个邻国的6个省(邦)32 镇)接壤,其中11个县(市)与邻国城镇隔江(界)相望。全省25 种少数民 16种民族与境外居民同属于一个民族,跨境而居。早在2000 多年前, 云南就是中国从陆上通向南亚、中东和东南亚的门户,史称之为“南方丝绸之 路”。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云南口岸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截止 2015 年,云南省对外开放的口岸达23 个,全省有16 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含2 个航空口岸,9 个二类口岸,90 个边民互市通道和103 个边贸互市点,形成了 陆、水、空齐全,全方位开放的口岸格局。目前瑞丽口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陆 路口岸。 (二)近年来临沧对缅沿边开放的基本情况。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原名耿马 (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于2011 年12 月20 日正式启动建设,规划面积 3.47 平方公里,分为3 个园区,即孟定核心园区、南伞园区和永和园区。2012 年12 月31 日在市委三届四次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临沧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沿边 开放的决定》。2013 年临沧及时确立了“8 个着力”重点为临沧沿边开放规划了 宏伟蓝图。临沧耿马孟定边合区以国际大通道建设为重点,积极参与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畅通中国西 向贸易和直接进入印度洋的商贸物流通道。外引内联,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 转移,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绿色生物加工、新型 矿电、新能源新材料加工、轻纺机电、生态文化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 业,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外向型产业集聚区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平台。
目前,边合区已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 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1.4 亿元云南南伞镇因缅甸果敢战事而爆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59 亿元。边合区重点推进211 个项目建设,计 划总投资534 亿元,截至2015 月底,共开工建设154个项目,完成规模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3 亿元。通过上述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将构建出临沧大 开放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四、云南对缅开放中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 从临沧的视角来看,近5 年来,临沧沿边开放在商贸进出口和物流方面已取得 很大成绩,然而与其他省内外的发达州市相比,临沧沿边开放始终还处在初始 阶段,并没有更大的起色,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主要制约因素 云南省属西南地区较为贫困的边境省城之一,全省共有25 个少数民族共同生 活在这片土地,全省国境长达2000 多公里的陆路边界。以临沧市为例: 1、临沧市经济总量弱小。总的来说,临沧属临沧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 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97%的国土面积是山区,9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临 沧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没有相应的大型工矿企业来支撑可持续发展,财政收 入减少,支出不断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58.85 亿元,比上年下降 2.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26 亿元,增长1.1%;完成地方公共 财政预算支出194.45 亿元,增长7.2%。就业人员持续增加。2014 年末城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