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末,一批知青越过国境线奔赴缅甸参加革命。缅共的失败让他们的梦想成空,无所归依,而这段历史在故国也被尘封。
支援世界革命
“1970年5月19日。这一天是我永远纪念的日子!我第一次踏过了国境,来到缅甸,参加了缅甸人民军,投入了光荣的国际主义的战斗行列。”王曦在日记中写道。
在去缅甸之前,王曦是在滇西德宏州插队的一个知青。他在生产队表现最好、出工最勤,曾被公社推荐参加当地先进知青大会,后因审查成分不好,取消资格。
他早已听说缅共招收中国知青,曾有几次冲动想要参军,都忍住了。这一次,他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我对革命陌生得很缅甸北部缅共历史简介,在昆明21中读书时就文绉绉的,枪都不敢动,不是当兵的料,谁知21中第一个去参加缅共的就是我。我对支援世界革命完全没有概念华纳客服电话,知道是去打仗,实在是被迫。”
那个时候,支援世界革命是中国政府的官方辞令,“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自己华纳公司网址,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在官方媒体上,也不时可见对缅共的舆论声援。王曦带着缅共必胜的信念走向陌生的邻邦。一年多前,康国华已踏上异域武装革命的征程。
毛泽东思想指引缅共人民军
康国华的家庭出身与王曦类似。父亲是“大资本家”,同样是“黑五类”,文革中被遣送乡下。“我在那里只待了几天,觉得在国内没有任何前途。”
他毅然奔赴缅甸,因为他觉得在革命中出身不再重要。康国华说,到缅甸后,到处都是毛泽东的图片,每天晚上都要学习毛选。
至于前来参军的中国知青人数华纳公司客服,康国华曾从缅共司令部征兵站的花名册上获悉,正式登记在案者不下3000人。他们大部分是像康国华这样的“黑五类”后代。
随着对缅甸的深入了解,王曦发现,人家过的是小康生活,进屋还要换拖鞋,“我们是穿着补丁裤来解放他们的,真有些可笑。”
失去母体
在康国华和王曦看来,1971年林彪的出逃华纳公司客服,是一个关键节点,这之后,中国政府明显疏远了缅共,开始逐步减少支援。
其实,中国政府外交策略的调整之前即已开始。1971年6月16日,缅甸联邦革委会主席兼总理奈温接见了中国驻缅甸大使陈肇源,7月31日,奈温夫妇还受邀对中国进行“友好和非正式的访问”。
一直与奈温政府作战的缅共,很自然地失去了支援。康国华说,顾问团最先撤走,知青从1973年开始也大批退伍,回到原来插队的地方。“我感觉茫然了,觉得国际共运和缅共的前景都有问题。我该怎么办?最后的结论是,只有更好地干,和缅共共存亡。”
1973年6月前后,国内曾问他是否愿意回国,将给予正连级待遇缅甸北部缅共历史简介,但前提是他父亲回哪里他必须去哪里。他想争取去昆明荣军医院工作,未被允许。康国华因此谢绝,也错过了这唯一的一次机会。“如果回去,连级残疾军人,当时会有每月八十多元的待遇,现在好几千。”
“到1987年缅甸北部缅共历史简介,(缅共)北方军区根据地,90%都已丢失。”两年后,他回昆明安置妻女,打算再返回缅甸,“可我1989年3月回国缅甸北部缅共历史简介,缅共马上就发生政变。我就没回去。”1984年,王曦已带着妻儿回到云南落户,他厌倦了战争。
后来缅共一直靠贩卖毒品,“以毒养军”,内部斗志已失。1989年,缅共终于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康国华和王曦失去了最初革命的母体,回到国内也得不到任何正式的承认,当年“革命者”的身份再无人提及。
(图为1974年8月,派赴中国军校学习的缅共参谋干事班学员合影。)
(《看历史》2012年1月刊韩福东)
SourcePh">